新冠“清零”,珠海中醫未停歇
3月10日,珠海市新冠病例實現最終“清零”目標——截至當天,中大五院的隔離病區已無新冠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得以關艙大吉。
▲ 劉志龍院長(右一)
出院患者的中藥調理并未停歇。在“NCP出院患者中藥調理群”里,已經出院的康復者在繼續反饋服用中藥后的身體感受。“胸悶好一點,感覺喉嚨也舒服多了,這幾天睡得還可以。”“辛苦您了,這么晚還要操心我們,感謝!”
“清零”前后:
微信群搭建中醫診療“云平臺”
“清零”并不意味著患者管理工作結束,由于出院患者需要集中隔離兩周,兩周后最終復查核酸陰性才能回家,因此,清零后的這些天,珠海市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劉志龍帶著專家組成員,仍在繼續完善醫患溝通群,收集患者反饋的意見及恢復情況。
專家組給康復者開出了調理方,居委會幫他們抓藥并將藥送上門。“剛才居委會的親,滿頭大汗地把十天的藥給我們送上門,都還是熱的。太感動了!也謝謝醫生了!”在群里,康復者表達感謝。
劉志龍是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也是珠海市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他帶領專家組使用中醫藥全程參與到抗新冠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取得顯著療效。他開出來的新冠肺炎預防方,在武漢、珠海超過7000人服用,沒有一個人感染新冠肺炎。在治療期間,劉志龍帶領專家組,每周進入中大五院隔離病房查房,現場四診,精準辯證施治。中醫藥及早介入,在中西醫結合救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患者的不適癥狀得到改善,病情恢復快,住院治療時間縮短。
▲ 劉志龍院長(右二)
同時,劉志龍還組織專家組成員討論,在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患者體質特點、病情特點和嶺南地區氣候特征,結合臨床病情表現,組織制定適用于珠海市本地區新冠肺炎的中醫藥診療方案。
據悉,珠海市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由珠海各大醫院、澳門中華中醫藥學會等17名中醫專家組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吳智兵任顧問,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教授擔任組長。
中醫診療“云平臺”為康復后健康保駕護航
“病人出院后仍不可大意,后期中醫藥介入非常重要”,劉志龍為出院患者辨證施治開出了處方。他認為,出院患者病毒的核酸檢測雖已轉為陰性,但大多數患者的肺功能、脾胃功能都有損傷。而中醫使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絡散結的中藥治療,來補脾、補肺、祛濕,可促進肺部及其他損傷臟器組織的修復,早日恢復身體各方面機能。
“出院的時候,醫生說我的肺部有六分之一被侵蝕,可能會纖維化,后期調理恢復有好方子嗎?”“你把舌頭照片發給我。”出院以后,微信群成了珠海市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為康復者診療的“云平臺”。在名為“NCP出院患者中藥調理”的微信群里,專家組成員在線上隨訪,密切關注患者出院后的身體狀況,以及使用中藥后癥狀改善程度。患者在群里@專家,發舌苔照片、講述癥狀及服藥后感受,專家組綜合病史、體質、癥狀,為他們調方,幫助康復。
患者小朱,經過了2月20日、2月29日兩次調方,3月14日,通過專家微信問診,舌苔已經恢復淡紅薄白苔,患者訴精神佳,無咳嗽咳痰,納眠可,二便正常。身體完全康復。
患者湯女士,3月14日時跟專家組反饋,喝了這兩天的藥,大便比之前好多了,不那么稀了;胸悶好一點,喉嚨也舒服多了,睡眠也有很大的改善。“好的,中藥調理一段時間,您的體質也會有所改善。”專家組的細心隨訪讓湯女士十分感動:“辛苦您了,這么晚還要操心我們,感謝!”
有的患者完全康復后,又問起了專家組自己身體的老毛病:“她腸胃一直都不好,很瘦……”“您愛人喝劉院這個調理方就可以,益氣扶正和胃。”“好的,那麻煩您。”“回頭讓您愛人拍個舌頭照片發給我。”痊愈后,在微信群里,醫患之間的緣分仍在延續。
劉志龍認為,中藥需因人因時因地用藥,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中醫藥100%全程參與治療與康復可以提高臨床救治的有效性,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恢復身體機能。2003年的“非典”流行,凡是有中醫參與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救治,在治愈率的提升、后遺癥的減少等方面都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在這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中醫藥也發揮這樣的作用。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