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譜 巾幗不讓須眉
在這場全民戰疫的阻擊戰中
全國涌現了很多英模人物
但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崗位上
默默地守護防疫最前線
她們是巾幗英雄
在工作中獨當一面
沖鋒陷陣
她們為人母、為人女、為人妻
在家庭中撐起半邊天
在疫情面前
巾幗不讓須眉
在前線沖鋒陷陣
在后方保駕護航
用堅守和付出
為戰疫奉獻愛心
留下最美的身影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她們的故事
01 有勇有謀 無畏無懼的女戰士
魏敬羽 辦公室主任
假如你能擁有馬良的神筆,你會畫點什么呢?在疫情面前,7歲的小女孩朱俁霏說,她希望能消滅病毒,讓世界人民平安健康,希望天使般的媽媽能早點下班。
朱俁霏的媽媽是我院辦公室主任魏敬羽。自珠海抗擊新冠疫情開始,魏敬羽始終堅守在崗,除了醫院的行政工作,她不是在一線采訪,就是在寫稿,她希望通過新聞對外呈現醫務工作者抗疫的真實場景,向市民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力量。今年2月,她上班打卡時長為305小時36分鐘,一天不休,日均上班時長為10.55小時。
“我們不是要去救命的醫護人員,我們是要去報道救命的醫護人員,所以,第一個原則是不能影響醫護人員的正常工作;第二是要保護好自己,盡量減少暴露機會。如果需要到一線采訪,科室要固定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辈稍L回來的素材,再和全科室一起組稿發稿。魏敬羽有勇有謀,無畏無懼,每次穿上白大褂,扛起相機去到發熱門診,就像一個奔赴戰場的女戰士。據統計,從大年初一至今,魏敬羽所在的部門僅3人,但是采寫了80余篇稿件,被多家媒體發布190多篇次。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就忙碌的魏敬羽忙上加忙,每晚十一點下班打卡的背后,記錄的不止是她在抗新冠路上的責任與奮斗,更是女兒小霏等媽媽每晚回家見上一面的期盼。
雖然7歲的小霏不能完全理解媽媽的工作,但她知道媽媽的忙碌是為了幫助更多人。晚上,小霏硬撐著耷拉下來的眼皮,等待夜歸的媽媽。想媽媽的時候,她會看媽媽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因為她知道那里的文章都是媽媽寫的。
“雖然我的媽媽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但她是和醫生護士一樣的天使!”小霏認真地說,“假如我真的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那去湖北救人的哥哥姐姐們就能快點回珠海,媽媽也能早點下班,我想跟媽媽一起吃飯?!?/span>
02 堅守繁雜且高風險的新冠篩查一線
劉 鍵 體檢科主任
從大年初三開始,體檢科開始到定點酒店監測體溫,每天派人去拱北車站幫旅客監測體溫,在市衛生健康局的安排下,2月5號開始到社區篩查新冠肺炎,2月12號陸續開始為復工復產的員工做新冠肺炎篩查工作。
“把口罩打開,張開嘴,啊——”工人把口罩摘下,劉鍵用棉簽壓住工人舌面,用咽拭子在工人喉嚨里,采集到唾液,然后放進試管里,擰緊。這個微小的動作,在平時看起來十分平常,但在當下這個特殊時期,存在的風險可想而知。“取樣要盡量深入,這對提高核酸檢查準確率十分重要?!眲㈡I說道。
在定點酒店工作是最難的。一間間敲開客人的門,有時隔離久了煩躁的客人會把怨氣化作憤怒,在打開門的一剎那噴涌而出……用現在年輕人的詞來說:那感受有點酸爽。
隨著大量的企業開始復工復產,為了減少企業員工來回往醫院跑,劉鍵又帶著科室醫生護士開啟了復工復產下企業行動。每天他們開著體檢車、救護車去幫助各家企業。在室外工作穿防護服有時太熱,有時刮風下雨,全科醫護人員毫無怨言。截止3月4日,他們已經為1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進行新冠肺炎篩查,采集咽拭紙超過1萬人次。
03 大家安好,才是晴天
孟丹 醫務部主任
“5+2”、“白加黑”成為了孟丹工作的常態。作為醫務部主任,疫情防控已經成為孟丹當前唯一的事情。她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勇于擔當,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醫務部是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幕后主力”。醫院疫情防控體系的建設、傳達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要求、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設置、醫務人員的24小時應急值守、新冠肺炎院內多學科團隊的組建和運行、全院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定各種工作制度和流程、開通疫情心理援助熱線電話、關心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孟丹化身“女漢子”,帶領整個科室,構筑起這場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堅實戰斗堡壘。
事實上,孟丹已經連續兩年沒有休年假了,本來準備過年期間休息幾天陪陪家人和孩子。在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的那一刻起,她立即主動放棄了休假,積極投身到了疫情防控中??粗咔楹棉D,她緊繃著的弦仍然不敢放松。她說:大家安好,才是晴天!期待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04 勇于擔當 科學防治
李文聯兒科副主任
這個春節,對李文聯來說,是人生莫大的考驗。剛剛辦完父親的喪事不久,疫情就開始了。帶著深切的痛苦和年邁的母親來珠海,李文聯全身心投入到戰斗中。
“這次帶著年邁的母親來珠海,一方面為了讓母親離開傷心的環境,同時也能陪母親過個春節。工作以來很少陪家人一起過春節?!弊尷钗穆摏]想到的是,回到珠海不久,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就打響了。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李文聯義無反顧的投入抗擊疫情工作中。作為一名主持全面工作的科室副主任,李文聯勇于擔當,按上級部門的疫情防控要求部署科室工作,及時組織科室學習新的診療方案并監督實施。
作為一名兒科專家,李文聯積極參與兒科疑似病例會診工作,堅持每日的臨床工作,定時出門診,并管理好兒科住院病人,確保抗疫期間醫療安全。
防護物資緊缺,為了確保科室其他同事防護安全,李文聯自己擔當起紅區留觀患兒的日查房,確保了留觀患兒的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剖彝峦黹g值班遇到困難,李文聯及時想辦法解決。
這次疫情以來,李文聯沒有休息過1整天,即使休息睡覺時間,也時刻處于戰時狀態,一直沒能很好陪母親??粗赀~并且為父親離世而傷心難過的老母親,李文聯內心十分愧疚。然而,看到全國上下都在為抗擊疫情努力工作,甚至有的同仁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李文聯又被自身的擔當推著往前沖。
母親和家人們都沒怨言,給予李文聯很大的支持。“雖然我內心覺得內疚,但看到疫情好轉,內心感到莫大的欣慰?!崩钗穆撜f,只要我們共克時艱,人人敢于擔當,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最終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05 非典戰疫老兵 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李春 門診辦主任
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是醫院篩查疫情的第一道關口,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發熱門診成為醫院最重要和最危險的崗位之一,堪稱疫情防控的守門員。作為門診辦主任,參與過非典疫情防控的李春,立刻投入到這場防疫阻擊戰中。
“來,量個體溫,最近14天你有沒有去過武漢或湖北?有無接觸過湖北及武漢來珠人員或去過湖北武漢的人員?你的親友同事有沒有發熱、咳嗽?有無接觸確診的患者?”……像這樣的工作程序,發熱預檢分診處的醫護人員每天要重復幾十上百次,詳細詢問,耐心引導,不厭其煩地對每一位就診者預先檢查,避免可疑傳染病人與普通病人以及醫護人員交叉感染。
遇到個別對篩查工作不配合不理解的患者時,李春動之以情為患者解開心結。
大年初二,根據疫情防控規定,有一家人被安排到我院發熱門診做隔離觀察。這家人對這個事情不是很理解,不配合檢測。李春和一線人員一起,很耐心的跟他們講解。她耐心細致的解釋,發自真心的關切,讓一幕幕看似冰冷的測溫篩查化為用情、用心的感人場景,終于解開了這家人的心結,配合醫生進行篩查。 除了積極帶領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積極做好發熱患者、疑似患者的甄別、指引,李春還不斷改進發熱患者就診流程,使其更合理、便捷,嚴格管理隔離留觀患者。高峰期時一天接聽和撥打近120次電話,組織專家會診十余次。每天早上7點出門去醫院上班,每天至少都要忙到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有時甚至要到十點多。作為專家,李春還要坐診。李春說,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這是我們最愿意做的事情。
李春(左一)
06 住在醫院的呼吸科醫生
張曉燕 呼吸科醫生
“2月10日值班到現在,好像快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吧?”呼吸科住院總醫師張曉燕數了一下。下一次回家是什么時候?還不知道呢,應該要等到疫情完全結束了才能回家吧。
張曉燕女兒8歲了,早已經習慣了醫生媽媽的忙碌。一個月沒見著媽媽,女兒也沒有抱怨。丈夫每天照顧著孩子的起居。
但老媽就沒那么淡定了?!拔依蠇屵€以為我去武漢了?!睆堘t生笑說,很久沒回家,老媽打電話來問:你是不是去武漢啦?“沒有,我只是上班比較忙而已。”張醫生說,我不敢跟她說太多,她可容易焦慮了。
張醫生所在的崗位是珠海抗新冠一線崗位。這里是呼吸科的隔離專區,收治的是有流行病學史、CT顯示肺炎的疑似患者。這里的患者單人單間隔離治療。有兩名醫生和9名護士在這個專區照顧這些病人。高峰的時候收治17個病人。
進入病房時要穿手術衣,面屏,口罩,打針時要戴手套。由于不能家屬陪護,患者的吃飯起居等照顧也都是醫生護士負責。張醫生就住在了醫院,隨叫隨到。
這里的患者跟普通的呼吸科患者不同,因為必須在隔離病房里,可能是悶太久了,他們有時會把氣撒到醫護人員身上。“大家都悶壞了,可以理解,我們就慢慢哄慢慢磨唄?!?/span>
“等到疫情結束,我想帶女兒出去玩。其實她還是挺渴望我陪她的?!睆垥匝嗾f。
07 防護物資就是戰“疫”的“鎧甲”
陸琴 設備科主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能否在這場戰“疫”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就在于醫院醫用防護物資的儲備。為此,在我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首例的第一時間,設備科主任陸琴迅速帶領全科人員按照我院應急防控公共衛生事件部署會議要求,開啟生命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屏障。
到晚上十點了,設備科辦公室里的燈還在亮著,走道里靜極了,遠遠就能聽到設備科室傳來陸琴主任電話聯絡防護物資時滿是焦急的聲音。無論是省內還是省外、甚至國際電話,只要有一線的可能,都絕不會放過撥打。她一邊撥打還一邊叮囑采購員:“一定要嚴格對照國家衛生部門批準的文號進行核對,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一線人員的生命安全?!?/span>
陸琴舍棄與孩子難得的團聚,投入到戰疫中。為更好的保障一線醫務人員的救治,設備科快速啟動綠色疫情防控設備采購通道。嚴格按照《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殊任務)期間醫用防控物資設備應急采購暫行管理辦法》要求,迅速組織召開疫情醫用防控物資設備應急采購院內專家議價采購會。并于三個日歷日內送達急采購設備,使醫院應對此次疫情的硬件設備得以更加健全。
設備科在陸琴主任的帶領下,全科人員秉承疫情當先,只要有需求、只要有物資,大家都主動請纓一次次的去倉庫備貨、一次次的緊急給上一線的醫療隊配備防護用品……從疫情防控物資、消毒物資等物資調配、儲備和發放、保障防控,晝夜加班加點,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每個人的初心和使命!
08 白衣戰士的后勤部長
魏婕 后勤部副主任
“最后一個集裝箱的用電也完成了,現在整個發熱門診燈火通明?!蓖砩?2:30聽到電工總值報來的好消息,魏婕這才安心回家。
自1月22日疫情防控以來,后勤部立即部署安排,做好發熱門診格局改造、物資采購、車輛管理、緊急維修、安全生產等工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讓白衣戰士們能心無旁騖地對抗此次疫情,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作為一名80后的“老”黨員,在后勤工作的她,知道沖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的物資保障無比的重要,千方百計找供應商協調,溝通,甚至親自去取物資,同時還為赴鄂醫療隊緊急采購羽絨服、羊毛衫、成人紙尿褲等生活用品,分類打包好交到他們手中。雖不能在一線作戰,但她的舉動更溫暖每一位援鄂隊員。
后勤工作本就繁瑣,分管物業工作更加辛苦,疫情期間,在堅持科學救治的同時,嚴格做好病區清潔消毒工作,每日督促保潔人員加強自身防護,做好各病區消毒工作,將各項防控措施抓實抓細。
疫情防控是人民戰爭,也是總體戰,打好后勤保障戰,是這場戰爭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在這關鍵時期,當好白衣戰士的“后勤部長”責無旁貸。
9 既然成了白衣天使 就要沖到一線
潘志群發熱門診護士
穿著隔離衣,給普通發熱患者掛號、采血、帶去做CT、送血、送咽試紙檢查。一天下來,腿和腰感覺都不是自己的了。這是護士潘志群在發熱門診的黃區工作的體驗。
值班發熱門診時,有的班次是黃區,有時是紅區。在紅區的時候,她必須穿上防護服。連續8個小時悶在防護服里,她覺得又悶又熱,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了呼吸。
實際上,作為神經內科的護士,本來潘志群可以不用到抗新冠一線工作。“既然成了一名白衣天使,就要沖到第一線。我們醫院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支援的同事,才是真正的逆行者!”小潘說,從大年三十到現在,科室就全體待命。她主動請纓到一線工作,只希望能為抗擊疫情盡自己的力量。當然,這一切都瞞著她在貴州的老爸老媽:“我媽媽身體不好,怕她擔心。”
10 為每一位患者負責
楊妙萍 導醫
自從爆發新型冠狀病毒以來,由于門診部流動人員繁多且病情不明確,必須對進入門診樓的每個人員做到嚴格篩查,20歲的楊妙萍和其他15名女孩子就在這樣的崗位上。
她們要負責維持預檢分診的秩序,讓來醫院就診的患者等候測體溫時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人群聚集造成感染;對來院就診的患者進行流行病學史的詢問,對發熱病人詳細詢問接觸史并做好登記,將指引患者走戶外路線送至發熱門診就診。
楊妙萍還會利用休息的時間在發熱門診值班分診,幫患者進行測體溫,掛號,繳費,協助高度疑似患者去放射科做肺部CT,帶解除隔離患者辦理入院手續至病房,給發熱門診及時補給所需物資,在物資嚴控的時候做好登記,盤點防護物資。
接觸人員繁多,導醫面臨的風險也并不小。家里人其實很擔心,跟媽媽視頻時,楊妙萍總是報喜不報憂。“其實自己做好防護,注意休息好,我自己并沒有擔心害怕。”
這樣的身影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
平凡、努力、奉獻
每一份付出
都能匯聚成巨大的能量
讓我們向
逆風而行的勇敢女子
致敬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