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結束后,請給醫務人員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01
2月8日,這天是元宵節。
夜里11點,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到任務,
需要3名醫護人員赴武漢援助。
立即、馬上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早就出發。
夜深了,來不及告知已經睡覺的父母、孩子。
連夜收拾行李,
天還沒亮,就拎著行李箱出發了。
醫院里,領導同事們通宵為他們準備的
防護服、電熱毯、成人紙尿褲、香囊、西洋參……
盡大家所能想到的一切
為他們做最周全的準備。
02
2月9日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出發
2月11日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出發
2月20日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出發
謝謝你們,勇敢的天使。
愿你們整整齊齊地出發,整整齊齊地回來!
03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每一句“我報名”背后,都有著不尋常的故事。
元宵夜才跟父母吃了團圓飯,深夜接到通知第二天一早馳援武漢。
為了不讓老人家擔心,呼吸科主治醫師朱健武
讓哥哥姐姐跟父母謊稱自己在醫院值班。
當采訪他出征感受,他說能幫我匿名嗎?怕被父母知道。
聽到這句,忽然淚目。
七尺男兒,藏著最樸素的牽掛和深情。
每一個出征的醫護人員背后,都站著一群這樣揪心牽掛的父母、孩子、愛人吧。
加油吧,勇士,我們和你的家人一起,盼你凱旋!
朱健武(左一)
04
他叫楊衛立,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ICU醫生
在荊州市監利縣醫治重癥患者
其實,在醫院還沒發出報名通知之前,
他早就做好了上前線的準備。
他說:“讀書人在世,為民請命不可避,為國赴難不可避,臨危受命不可避。”
這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醫生
胸懷如此俠骨豪情
心胸開闊得可以裝下整個國家
謝謝你,勇敢的白衣戰士!
05
張雪平,ICU護士
這個1997年出生的孩子,還是別人眼里的寶寶
然而,這個寶寶已經在前線照顧重癥病人了
今年爸爸的腳受傷了
這個寶寶懷著對家人的愧疚
馳援北上
獲悉寶貝女兒要出征的那一刻
父母在電話那頭
淚流滿面地支持女兒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
這個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你們這般模樣。
06
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
張云云,感染科護士
媽媽整天催:“張云云,你怎么還不去武漢?”
而當我們給張媽媽打電話的時候
這個嗓門大大的媽媽哽咽了
“云云是我們的寶貝,但現在在武漢生著病的,哪個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是啊,一個22歲的姑娘,媽媽本來可以把她保護起來,躲在家里,哪也不許去。
可媽媽卻含淚推著她沖到一線,披上戰袍,替全國人民打仗。
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媽媽吧。
“精忠報國”的故事,在2020年的今天,又出了新的版本。
張云云(左一)
07
她是郭衛玲,呼吸科護師
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
拋下兩個孩子奔赴荊州前線,
你問她怕不怕
她說我當然怕啊
但我不能往后退一步啊
我才離開孩子幾天就已經開始想念了……
我們平時聽多了“舍小家為大家”這句話。
可是,誰的小家不是自己的牽掛呢,
誰又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拒之千里呢。
她跟孩子約定,明年來熱鬧繁華的武漢看雪。
希望我們的祖國國泰民安,永遠不再需要逆行者。
謝謝你,姑娘。
08
現在你們都知道了穿著防護服工作的辛苦
卻不知道脫防護服也是脫層皮般的艱辛。
葉夢珠,護師,在武漢方艙醫院照顧患者。
她在日記里寫道
當洗了無數遍手,
單衣穿過長長的走廊回到更衣室,
我覺得我要被凍S了!
我這時候只想穿著我的軍大衣喝口熱水!
酒店門口又是新一輪的各種洗手,
在房間門口脫衣服洗手終于進入浴室,
天知道我都要感動哭了
就在我完成所有清潔工作,寫下這些文字之前,
終于喝到了夢寐以求的熱水!這就是天堂吧!
我們的日常就是一些人的天堂。
讓我們記住這個姑娘吧。
她像花一樣美,
像戰士一樣勇敢,
像天使一樣善良。
葉夢珠(左一)
9
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
在這特殊時期,不見,便是最好的相愛。
寧靜,ICU主管護師,現在監利縣中醫院ICU照顧病人
她的丈夫也在珠海的防疫一線
在她出征前,這對愛人才見了春節以來的第一面
替她老公說一句心里話吧:
從未想過,我們會這樣一起走一段路。
你在湖北前線,我在珠海一線。
親愛的,前路風雨兼程,我們一起走,
一直走到春暖花開,面朝大海。
10
陳培生,呼吸內科主治醫師
親身參與這樣的戰疫
有種神圣的使命感。
其實,也曾經因為那些傷醫事件
懷疑過自己18歲的選擇
可是當疫情當道,熱血男兒挺身而出
站在一線,為祖國而戰
他說:我內心是豐滿的,此生從醫,我不后悔。
是啊,在響亮的贊譽背后,多少艱難,不為人知。
謝謝你們,危難時刻,奮力頂上。
舍一己安危,保我們平安。
陳培生(左一)
11
這張照片,乍看想笑,轉念又心酸。
都是平日里臭美愛自拍的美麗姑娘啊!
一頭長發來不及剪,
只好讓同行的姐妹用備皮刀和酒店的小剪刀就地解決,
剪去長發,剃去枕頭和兩邊鬢毛,
看著幾個漂亮的妹子把頭發自己剃成這樣,
還是好心疼。
她們的名字是胡東洪,許僑青,鄭東宇。
留此存照,紀念她們最丑也是最美的時刻。
謝謝你們,美麗的白衣天使。
12
防護服這東西,很多人不了解。
它是一次性的,成本又比較高,目前還特別緊缺。
所以醫護人員都特別珍惜。
每次穿上防護服進了隔離區,
四五個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里,
都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
否則就會浪費一套。
他們穿著成人紙尿褲,連續工作。
太多艱辛,都是我們外人無法想象的。
這是他們脫下口罩的樣子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普通人披上了戰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
千言萬語,哽咽在喉。
除了一聲謝謝,也真不知再說什么好。
13
這一次,以及以往的很多次,醫護人員都承受著不可承受之重。
他們本是文弱之軀,卻在大戰來時,艱難又堅定地做起了我們的保護神。
多少辛苦,不為人知。
這一次,愿山河無恙,愿每位戰士平安歸來。
這一次之后,但求不再有暴徒讓他們血染白衣,但求面對醫鬧時有人仗義執言。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