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一線白衣逆行者們的真實生活
自2月9日至今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三批共11名醫護人員
援湖北開展救治工作
隨著珠海醫療隊的工作有序開展
不少隊員也發回了他們的戰“疫”日志
講述他們在疫區醫院的工作
今天,讓我們來傾聽
一線白衣逆行者們的真實生活
01
時 間:2020.02.21
地 點: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
講述人:主治醫師 楊衛立
“支援監利縣中醫院,做好戰斗到疫情結束的準備”
監利縣中醫院成立了臨時ICU,用來收治當地的重癥患者。這里的基礎設施、軟件、運作制度上都有很大的不足,沒有層流病房、負壓病房。
ICU有12名患者。針對重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除了藥物抗病毒等一般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結合病人的基礎疾病進行全身評估,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還要兼顧病人自身基礎疾病的治療。
由于當地實施行人、車輛管制、封路等設施,醫生護士都是上班的時候就從宿舍搭專車去上班,下班就回宿舍吃盒飯、泡面,復盤整理治療資料。盡管條件如此艱苦,但我做好了心理準備,一直戰斗到疫情結束!
楊衛立(左)
02
時間:2020.02.25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
講述人:主治醫師 陳培生
“我們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希望”
22床的老叔今天轉回普通病房。老叔說著夾帶本地口音的普通話,說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感謝我們,眼睛充滿了笑意。
記得老叔剛來的那晚,是我援鄂的第一個班。我跟老叔的兒子說,病人情況不樂觀,隨時有生命危險。家屬卻很冷靜,說他們明白,他們隔壁鄰居的老人前幾天就因為這個病去世了,他們理解病情也配合治療。我聽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廣東,面對得了新冠肺炎的患者,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家屬,都如臨大敵。但在這里,大家似乎已經能從容面對。
是啊,人生歷經劫難,最終想要的,只是平淡如水的生活。我也很慶幸能來這里,這里很危險,但也充滿著人間情,我和其他同事都在做著平凡的本職工作,但我們卻因為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希望而讓我們變得不平凡。
愿疫情早日結束,你我他早日回歸。
03
時間:2020.02.15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
講述人:主管護師 寧靜
“我們哪有時間恐慌與害怕,只有盡全力的施救與幫助”
今天是珠海隊進入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一線的第一天,出門前,為了謹慎,我還是將紙尿褲穿在了身上。
伴著雨?雪的天氣,我們順利到達醫院,進入病房時,我有點恐慌。跟我搭班的是一個整整小我十歲的妹妹,相信她此時的恐懼感比我還要厲害,我想成為她的支柱。定了定神,沖她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我們開始了今天的工作。
這里是重癥病房,給予輔助呼吸治療的患者有很多,相應的穿刺、治療和護理一刻都不能等,一下子就讓我感覺回到了自己的陣地,除了外穿的防護服笨重不方便活動外,一切都那么熟悉。我也不知道幾時自己的狀態恢復了正常,但我想,面對這些等待我們救助的患者,我們哪有時間恐慌與害怕,只有盡全力的施救與幫助。
寧靜(右)
04
時間:2020.02.20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
講述人:護師 郭衛玲
“我跟兒子約好了,明年到武漢看雪”
年前就申請了2月份的工休假,本來想帶兒子出去旅游的,他說想去看雪。但還是“毀約”了,在疫情面前,我選擇報名支援湖北,我想擋在我愛的人和需要我的人前面。
作為一名呼吸科護士,我不怕苦我也不怕累,也不擔心工作量有多大。但是你要問我怕不怕被感染,說實話,即便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在給病人做治療、生活護理,給他們翻身拍背、吸痰的時候,我還是挺害怕的。但我不能后退一步,因為現在在患者身邊的只有我們。患者肯定也想快點痊愈回去見到家人吧,他們都多久沒有見到家人了?我才離開孩子幾天就已經開始想念了。
我跟兒子約好了,明年會帶他去看雪的。如果可以,我想來武漢,熱鬧繁華的武漢。
05
時間:2020.02.16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
講述人:護士 張雪平
“冬雪融化了,相信荊州的春天也快來了!”
今天是我來到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ICU支援的第二天,我上凌晨3點的班。外面的風聲凜冽,上班出發前,我給自己泡了一杯西洋參喝下。
每次喝西洋參,我就想到珠海那群跟我一樣奮戰在前線的同事們,想到為我擔憂流淚的父母,想到為我加油打氣的朋友們。所以喝完參茶,除了身體被暖和了以外,心里也充滿了力量。我知道我必須要更努力,因為我肩負的不僅僅是治愈患者的責任,還有許許多多關心我們的親人朋友、珠海市民,都在期盼我們帶回好消息。
不知不覺忙碌了5個小時,我的夜班結束了。雖然很疲憊,但當我跨出病區,看到頭頂的那一縷陽光,心里又覺得暖洋洋的。太陽來了,冬雪融化了,相信荊州的春天也快來了!
張雪平(左二)
06
時間:2020.02.16
地點:湖北省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講述人:主治醫師 朱健武
“支援方艙醫院 每天照顧100多個病人”
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400多張床位的C倉,只有1個組長和4個管床的醫師,也就是說每個醫生要負責100多個病人。
作為呼吸科專科醫生,原先我以為我會被安排照顧重癥患者,結果知道自己要到方艙醫院照顧輕癥病人,說實話,我有些失落。但當我一天工作結束,看著患者的CT片,聽著他們的傾述,我才發現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我不僅要用專業知識為病人保駕護航,更要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慰藉,讓他們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真希望能盡快結束疫情,大家都能回歸平常日子。
07
時間:2020.02.15
地點:湖北省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講述人:護師 葉夢珠
“等武漢康復了,請你再來這里旅游”
現在是凌晨4點18分,我剛剛做完了所有出艙后的洗漱工作。
我所在的方艙醫院是由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改建,分A.B.C三個艙。我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穿過緩沖間,終于來到A艙,卻突然開始緊張。我的工作只需要發藥、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病情及時報告醫生、安撫好患者的情緒,和我日常的工作相比,完全沒有任何難度。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的身體開始出汗,護目鏡開始起霧,N95口罩勒的耳朵生疼,胸悶,呼吸困難,惡心,頭暈甚至干嘔,難受極了!稍作休息后情況好轉,我開始和患者聊天,她們說很感激我們這么遠來幫助他們,等他們的城市康復了,歡迎我們再來武漢旅游。
08
時間:2020.02.10
地點:湖北省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講述人:護士 張云云
“灰暗只是暫時的,一定會撥開云霧見光明”
你好,2020年2月10日的武漢,很高興認識你!但也很抱歉,是以一場疫情認識你。
吃過早餐后,我們在會議室集合,和來自廣東各大醫院的兄弟同仁們一起開會,學習前輩們抗“疫”的先進經驗,并反復練習穿脫隔離衣。好好聽好好學,我不斷告訴自己,要盡職盡能,做好防護,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是珍愛自己,畢竟安全無小事!
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夜幕也降臨了。路上雖是燈光通明,但卻沒有車水馬龍,天空還是一樣灰蒙蒙。但我相信灰暗只是暫時的,加油加油,湖北加油,武漢加油,張云云加油!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戰勝疫情,撥開云霧見光明。
晚安武漢,明天會更好。
張云云(右)
09
時間:2020.02.23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
講述人:護師 胡東洪
“就地解決的長發,表明了我的決心”
因為是臨時通知過來支援,一頭長發的我都還來不及剪,只好讓僑妹和東宇用配皮刀和酒店提供的小剪刀就地解決。剪去長發,剃去枕頭和兩邊的鬢毛,減少交叉感染也方便每天洗頭,我打算把剪下來的頭發帶回去留個紀念。
其實挺想把頭發都剃完的,這樣每天洗頭方便多了,而且還不用吹風筒多好,可是想到快三十歲的人了還單身,再剃光頭哪個男孩子敢要啊。
胡東洪(右)
10
時間:2020.02.24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
講述人:護士 許僑青
“在這樣的時期家屬不能陪在身邊,此時我們便是他們的家人”
現在是凌晨2點,我剛完成了我的第一班工作。我們這次援鄂來到荊州市中心醫院,市區多數新冠患者都在這里收治。
穿防護服的程序復雜繁頊,每一步都要仔細,穿完算下來身上有4層衣服,僅5分鐘已經汗流浹背。我要做的是給病人測量生命體征和打針。病人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在這樣的時期家屬不能陪在身邊,此時我們便是他們的家人,就像在科里照顧寶寶一樣,只不過這是大寶寶了。
工作的時間越長,臉部,耳后跟后腦勺都會被皮筋勒的生疼,臉會因為出汗不舒服,面屏也會起霧看不清,越是這樣,越是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百分之兩百的細心才能保證不會出錯。工作5個小時的時間不長不短,卻也真正體會了穿厚厚的防護服工作的辛苦,但我不怕。
許僑青(右)
11
時間:2020.02.24
地點: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
講述人:護士 鄭東宇
“我一定會把好安全關,讓每一個隊友安全回家!”
今天是來荊州的第四天,這里的晚上是真的很冷,不用上班還可以靠電熱毯“續命”,但是上班的時候就沒有這么多的取暖措施了。
經歷了各種崗前培訓,終于正式上崗了。我的工作職責有點不一樣,是按照國家規范開展的,叫“防護監督員”,就是使用二級防護在污染區出入口對進出的醫護人員穿脫防護用品給予監督、指導和幫助。
因此,我必須熟知醫用防護用品使用方法、穿脫流程,要清楚發生職業暴露后的處置流程。各種個人防護裝備只有在正確使用時才有效,這是保證我們所有醫務人員安全的重要一環,所以我們要重視重視再重視!
我一定會把好安全關,讓每一個隊友都好好的,一個都不能少,安全回家!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