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獲評PAC流產后關愛公益項目培訓基地
2020年1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關愛至伊·流產后關愛公益項目八周年發展論壇暨總結推進會上,我院順利通過中國婦女基金會公益項目“PAC培訓基地”的評審。獲得區域評審基地的通過,是對我院PAC服務的高度肯定,這意味著我院在將來的工作中要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我院婦科主任王慶一表示,作為培訓基地,將發揮PAC示范醫院的作用,以長期可持續開展和動態持續改進作為主要引導方向,對我市的PAC工作起引領和促進作用。
人流后關愛PAC是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2019年度關愛至伊·流產后關愛(PAC)公益項目分級評審工作于2019年7月啟動,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伊愛基金組織專家組分組前往137家醫院進行現場評審,最終評出26家PAC培訓基地、16家PAC長效避孕培訓基地、76家PAC優質服務醫院。
人工流產容易導致不孕不育
在我國,平均每年有近1300萬女性實行人工流產,重復流產率為55.9%,88.6%的不孕不育與既往人流史相關。在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患者人工流產次數最高達18次,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2019年人流3000多例,20歲以下的就有160多例。婦科王慶一主任表示,人工流產容易導致不孕不育,子宮內膜受損的女性即使后期懷孕,發生自然流產、胚胎停育,甚至是早產的幾率也會大大提高。
成效:
為了讓婦女遠離非意愿妊娠,我院2017年初啟動PAC流產后關愛項目,開設了由婦科護士坐診的PAC門診。通過PAC項目,對女性進行宣教以及治療、心理輔導,讓她們懂得避孕的知識,有效避免非意愿的妊娠。
PAC項目的開展對于醫務人員而言是較為艱辛的,其中患者的依從性是最難的一點。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從婦科醫生首診的科普宣教開始,到PAC咨詢員一對一的宣教勸導,手術前的集體宣教,以及術后的跟進隨訪,醫護人員對每個做人工流產的婦女進行的宣教至少半個小時以上,花費的時間和人力精力十分寶貴。“但這十分值得”王慶一主任說,希望通過該公益項目的開展,能夠保障女性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據了解,該項目啟動后,大大降低了重復人流率,在我院重復人流的例數降低到10以下。
更多關于人工流產、避孕方法等問題請咨詢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樓三樓婦科PAC咨詢室咨詢電話:0756-8136986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原拱北醫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并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三級綜合醫院,是珠中江地區最大的地市級中西醫結合醫院,也是最靠近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大型公立醫院。
醫院秉承“厚德·尚道·精誠·濟世”的院訓和“科技質量興院·品牌誠信立院”的辦院宗旨,注重醫院的內涵建設,堅持中西醫并重,集中醫、西醫之精華,取中西醫結合之優勢,每年為約80萬本地及澳門、香港等地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醫院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0個。
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皮膚科;
廣東省中醫兒科重點建設單位:兒科;
珠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婦科、康復醫學科、糖尿病科;
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乳腺外科、康復醫學科;
“三大醫學中心”:“中西醫結合婦科腫瘤中心”、“中西醫結合糖尿病中心”“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中心”。
近期醫院規劃重點建設“中西醫結合腦病中心”、“中醫治未病中心”、“肺病治療中心”“消化病治療中心”等。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一家負責任的醫院”。醫院將繼續朝著“融匯中西醫·追求高品質·立足珠江口·輻射粵港澳”的愿景,不斷努力,開拓創新,竭誠為廣大市民和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