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解決直腸癌——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展單孔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
做了直腸癌手術后
身上幾乎沒有任何手術的瘢痕
術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動
日前,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成功為65歲患有直腸癌的徐大叔實施“單孔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擇日便可出院。
每天大便至少三次,便血,偶爾還會腹脹、腹痛……近兩個月來,65歲的徐大叔飽受“腸胃不適”折磨。“總覺得拉不干凈,蹲完廁所不一會兒又想去。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消化太好,還是消化不好!”徐大叔說,排便次數增多后發現自己有便血的情況,還偶爾在吃完飯后會腹部脹痛。以為是痔瘡和消化不良的問題,徐大叔在家隔壁的藥店買了痔瘡膏和腸胃藥,但用了一段時間毫無改善。在家人的勸說下,徐大叔到家附近的醫院做腸鏡檢查,這才知道自己竟患了直腸癌!一聽說得了癌癥,徐大叔和家屬頓時坐立不安、憂從中來,經多方詢問,慕名找到了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邱志澤主任。
“醫生,你看我這病能不能保守治療,不開刀啊?”
一見面,徐大叔便抓著邱主任的手,提出訴求。徐大叔說,自從知道自己患這個病后,一想到手術治療血肉模糊的情景以及開刀的痛苦,徐大叔就害怕不已,坐立難安,仿佛讓他擔憂的不是這個病,而是治療手段。“患者已被確診為直腸上段惡性腫瘤,根治的最好辦法是手術。”邱主任考慮到徐大叔及家屬的擔憂,完善患者的各項檢查后,決定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對腫瘤進行根治性切除,充分滿足患者對手術無痛化、微創化的需求。
“相對于傳統手術,出血少、恢復快、創傷小是單孔腹腔鏡手術顯著的優點。”邱主任介紹,手術利用人體的肚臍開一個5厘米的小孔,通過腹腔鏡器械精細操作分離腫瘤和神經,并清掃淋巴結,最終成功將8cm*6cm*6cm的腫瘤剝離,術中僅出血50ml。“有的患者可能會擔心腹腔鏡手術不如開腹手術視野大,害怕切不干凈,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邱主任說,腹腔鏡鏡頭為高清鏡頭,并且具有放大作用,能清楚顯示體內器官的細微結構,可消除腹腔內盲區,放大視野,對血管、神經的識別和保護更準確,因而手術更加精準、安全,同時手術難度也更高。術后第二天徐大叔便可下床走動,家屬看到后感激不盡,連連稱贊普外科團隊醫術高超。
“腸道是人體最勞累的器官,人體80%的消化和吸收在腸道內完成,90%的毒素靠腸道排出。因此,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邱主任表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其發病與遺傳、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關系密切。45-65歲高發,男女之比為1.65:1。“大腸癌病人,不少都有愛吃腌肉、熏肉和‘紅肉’,不吃或少吃水果等不良習慣。”邱主任解釋說,“紅肉”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
“除了大便次數增加、便血、腹脹腹痛之外,腹瀉、便秘、腹部腫塊、貧血及消瘦等癥狀,也是結直腸癌的常見表現。另外,結直腸癌患者的大便是細、扁型,常混有粘液、膿液或血液,多呈暗紅色狀。”邱主任提醒,當出現以上癥狀時,可以到正規醫院進行咨詢、檢查,同時,45歲以上,尤其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要把結腸鏡納入體檢項目。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原拱北醫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并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三級綜合醫院,是珠中江地區最大的地市級中西醫結合醫院,也是最靠近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大型公立醫院。
醫院秉承“厚德·尚道·精誠·濟世”的院訓和“科技質量興院·品牌誠信立院”的辦院宗旨,注重醫院的內涵建設,堅持中西醫并重,集中醫、西醫之精華,取中西醫結合之優勢,每年為約80萬本地及澳門、香港等地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醫院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0個。
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皮膚科;
廣東省中醫兒科重點建設單位:兒科;
珠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婦科、康復醫學科、糖尿病科;
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乳腺外科、康復醫學科;
“三大醫學中心”:“中西醫結合婦科腫瘤中心”、“中西醫結合糖尿病中心”“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中心”。
近期醫院規劃重點建設“中西醫結合腦病中心”、“中醫治未病中心”、“肺病治療中心”“消化病治療中心”等。
中西醫結合醫院,一家負責任的醫院”。醫院將繼續朝著“融匯中西醫·追求高品質·立足珠江口·輻射粵港澳”的愿景,不斷努力,開拓創新,竭誠為廣大市民和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大廳
△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大廳二樓兒科門診
△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大廳三樓婦產中心
△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