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針灸、砭石艾灸、陽掌療法…“國醫日”帶你走近中醫
自神農氏親嘗百草發現了植物的藥用作用,中醫藥這種神奇的“東方魔法”便開始了它生生不息、福澤萬世的使命與擔當。3月17日“中國國醫日”,又名“中國國醫節”,是專屬于中國傳統醫學,象征了保衛中醫國粹之勝利的紀念節日。今年是第90個國醫日,作為珠中江地區唯一一所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動作為,與拱北街道辦聯合舉辦大型義診活動,以實際行動弘揚中醫、發展中醫、普及中醫。
義診現場
此次義診由全國名中醫劉志龍院長親自帶隊,攜領多名中醫專家,把中醫藥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針灸、浮針、蜂針、耳穴壓豆、灸法、中醫體質辨識等中醫適宜技術在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讓“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更好地走進百姓生活、服務百姓健康。
△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劉志龍院長帶隊
△ 針灸科主任衛彥博士為居民做熱艾灸
△ 針灸科主任衛彥博士為居民做針灸
△ 中醫科李俊副主任醫師為居民做浮針
△ 中醫科李俊副主任醫師為居民進行陽掌療法
△ 中醫科朱景智醫師為居民進行蜂療
△ 現場為居民開展閃罐療法等中醫適宜技術
△ 刮痧
35歲的王小姐有糖尿病遺傳基因,對于這種容易伴隨終生的疾病,王小姐不敢懈怠,在飲食、作息、監測血糖上下足“功夫”。此次義診,得知是糖尿病診治專家劉志龍院長帶隊,王小姐早早就來到現場等候,希望得到更好的預防糖尿病的建議;“工作壓力大,晚上無論多困多累都睡不著,睡著了半夜也會醒來,焦慮、煩躁、脫發、白發……”90后的小陳是來自廣州的一名白領,每天快節奏的生活讓他處于高壓之下,雖然沒生病,但他總感覺身體不舒服,導致他寢食難安。更讓小陳奔潰的是,他不僅白發越來越多,而且還出現了脫發的現象。“吃了很多西藥沒效果,我的同事們都建議我來試試中醫調理身體。”小陳笑稱,身邊許多朋友加入了中醫養生的隊伍,中醫藥養生在年輕人中漸成“新時尚”;64歲的姜大叔帶著8歲的孫子彬彬來到義診現場,逐一跟彬彬介紹中醫適宜技術。“你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結合病人的神態體色再辨證施治。下面這個就是針灸,別看那只是一根根的小細針,作用可大呢!”姜大叔贊揚,許多人不知道“國醫日”,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大家受益,還能宣傳和弘揚國粹,實屬惠民、益民、利民!
△ 專家坐診現場
△ 免費測血糖、量血壓、發藥區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1929年3月17日,全國中醫藥界代表在上海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為了中醫中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發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日’。我們舉行這樣的義診,一方面可以宣傳和弘揚中醫中藥,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們的醫生可以更接‘地氣’,深入社區為老百姓服務。”劉志龍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院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堅持深化中醫“治未病”向基層延伸,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應用,同時將傳統的中醫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努力造福百姓。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原拱北醫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并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三級綜合醫院,是珠中江地區最大的地市級中西醫結合醫院,也是最靠近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大型公立醫院。
醫院秉承“厚德·尚道·精誠·濟世”的院訓和“科技質量興院·品牌誠信立院”的辦院宗旨,注重醫院的內涵建設,堅持中西醫并重,集中醫、西醫之精華,取中西醫結合之優勢,每年為約80萬本地及澳門、香港等地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醫院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0個。
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皮膚科;
廣東省中醫兒科重點建設單位:兒科;
珠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婦科、康復醫學科、糖尿病科;
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乳腺外科、康復醫學科;
“三大醫學中心”: “中西醫結合婦科腫瘤中心”、“中西醫結合糖尿病中心”“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中心”。
近期醫院規劃重點建設“中西醫結合腦病中心”、“中醫治未病中心”、“肺病治療中心”“消化病治療中心”等。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一家負責任的醫院”。醫院將繼續朝著“融匯中西醫·追求高品質·立足珠江口·輻射粵港澳”的愿景,不斷努力,開拓創新,竭誠為廣大市民和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