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取腦血栓,創口僅2毫米
近日,54歲的劉大姐突然說不了話,右側肢體動彈不得。120緊急送往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后,接診的醫護人員通力合作,迅速診斷為“急性腦梗死(俗稱腦中風)”,并抓住救治的黃金時間,為患者進行了靜脈溶栓+腦動脈取栓手術,取出近2cm的血栓。
據悉,劉大姐是一名外來務工的保姆,平時工作勤快又利索,做事一點不含糊。那天吃完午飯后,劉大姐正準備收拾碗筷,卻沒想到“咚”地一聲,她直接摔在了地上。“我們問她怎么了,她說不出話,而且右邊手腳完全動不了。”雇主陳先生表示,本來以為劉大姐只是工作太累導致,便把她扶上床休息,可是2個小時后,劉大姐癥狀毫無改善,便趕緊撥打了120。
劉大姐被送往了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診的神經內科黃小鋒醫師發現劉大姐腦部未見出血,且左側大腦半球灰白質分界不清,有早期缺血改變,立即為患者實施了傳統“靜脈溶栓”治療,但效果并不明顯,且出現意識迷糊不清的情況。病情緊急,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黃小鋒醫師迅速判斷患者是顱內大血管堵塞,此時若不及時疏通,隨時都會出現生命危險,介入手術迫在眉睫。黃醫生與匆忙趕到的家屬溝通病情后,迅速將劉大姐送入介入手術室進行手術。
左側大腦半球灰白質分界不清,有早期缺血改變
左頸內迂曲,大腦中分支減少
左側大腦中分支血栓
手術中,黃小鋒醫師從患者腹股溝穿刺(股動脈),利用2毫米的創口,把造影導管送入,迅速明確堵塞血管位置,用輸送裝置將取栓支架從股動脈送入,沿血管到達腦部閉塞血管處,把取栓支架打開,卡住血栓,把血栓拉出體外,使血管恢復通暢,整個過程不過半個小時,原來缺血的腦組織重新得到供血,從而恢復本來的功能。術后,劉大姐四肢恢復力量,說話功能也明顯好轉。可一臺手術下來,穿著二十多斤鉛衣的黃小鋒醫師早已汗濕了幾層衣衫。
黃小鋒醫師介紹,當前治療急性腦梗死,傳統手段“靜脈溶栓”針對部分患者有效,對于大血管閉塞及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腦梗死,靜脈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較低。但幸運的是,隨著近年來介入材料和技術的發展,血管內治療的方式顯著提高了閉塞血管的再通率,延長了治療時間窗,顯示了良好的治療前景。其中,“機械取栓”可避免或減少溶栓藥物的使用,對于大血管閉塞和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是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
黃小鋒醫師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腦梗死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吸煙、飲酒、高血壓等都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市民除了針對危險因素早期預防外,還需合理鍛煉,堅持以蔬菜、水果、魚類、豆類、五谷雜糧為主的飲食方式,并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一旦出現頭痛、頭暈、言語不清、口歪眼斜及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時,要警惕腦血管病的發生,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