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技術空白!全市首例單孔微創宮頸癌 根治手術在這家醫院開展
據悉
用于治療癌癥
這是單孔腹腔鏡最難的手術
傳統的腹腔鏡手術要求在病人的腹部選擇4至5個手術切口
而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采用臍部單切口
利用的是人體天然孔道進入
縫合時契合肚臍的形狀
從外觀看與常人無異
讓患者既可解決病灶又可保持美觀。
然而,這種單孔微創手術卻因其極為狹小的操作空間對手術者的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手術切口小,操作空間有限,從我們的視野來說,腹腔鏡與切口處在一條線上,角度變為零,這是手術中比較難的地方。”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科主任王慶一說,單孔腹腔鏡技術對主刀醫生在經驗和技巧上提出了新挑戰,不僅彌補了珠海市的技術空白,而且在全國也只有少數幾家醫院能夠成熟掌握這種技術。
體檢中偶然查出“宮頸癌”
50歲的龍阿姨一個月前在體檢中查出“宮頸癌”,病理報告為宮頸鱗狀細胞癌。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龍阿姨和家人輾轉多家醫院進行復查,卻得到了診斷意見一致的結果。幸運的事,龍阿姨在朋友那里聽說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科微創技術精湛,立即到該院找到婦科主任王慶一。
“我的病還有得治嗎?要不要化療?腹部的傷口會有多長?手術完后多久切口痕跡能淡點?”龍阿姨焦急地問。王慶一在聽取其訴求、充分了解病情后決定為龍阿姨行“單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多孔手術變單孔微創術,術后恢復快
據介紹,傳統的腹腔鏡手術要求在病人的腹部選擇4至5個手術切口,而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采用臍部單切口,術后無疤痕,讓患者既可解決病灶又可保持美觀。
同時單一切口又減少了多個切口潛在的并發癥風險,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術后疼痛感,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這是良心活,切勿為了達到令患者滿意的美觀效果,而選擇縮小切除范圍。”王慶一強調,宮頸癌根除術一定要保證手術質量為第一位,切除要達到規定范圍,若不然,患者復發的可能性會加大。
在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中,王慶一利用患者的天然“腔道”——肚臍進入腹腔,在2厘米的切口入路,他靈活、嫻熟地運用腹腔鏡的普通器械,在狹小的手術區域內平穩精準、游刃自如地分離血管、神經及臨近組織。
3個小時的鏡下操作,王慶一憑借其微創技術的熟練度、對解剖位置的熟悉度以及對鏡下分離技術的把控度成功完成了挑戰。術中患者僅出血20毫升,且術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
專家介紹
王慶一 婦科主任 主任醫師
1989年考入中山醫科大學婦產科專業研究生,期間在中山醫一附院學習婦科腔鏡技術3年。93年在珠海率先開展婦科腔鏡手術,緊跟國內和國際潮流,不斷提高腔鏡手術技術,95年在國內首先開展了腹腔鏡下筋膜內子宮切除,2001年用單極設備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術。25年刻苦鉆研宮腹腔鏡技術,先后開展腹腔鏡下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保留自主神經的廣泛子宮切除手術,為保留宮頸癌患者的生育能力開展了保留子宮的廣泛宮頸切除。
開展的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子宮和陰道懸吊、在孕或孕前宮頸環扎手術、各種保留子宮的手術、保留卵巢功能的子宮切除手術等等,使我市的腔鏡技術始終位于國內先進技術的前列。目前堅持臨床一線,培養新人,把握腔鏡手術的發展方向,相繼開展了單孔腹腔鏡手術,繼續探索腹腔鏡自然腔道手術,使我市的腔鏡手術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
擅長診治:擅長婦科內分泌疾病和不孕癥的診斷和治療,對婦科良、惡性腫瘤的診治有較深造詣。
出診時間:每周二下午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