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刀不慎脫韁 現場開膛破肚
通訊員:魏敬羽
記者從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獲悉,8月7日,一位53歲建筑工人易某用電鋸工作時,因鋸片卡在了木板上,鋸刀隨著慣性不偏不倚飛入易某腹部,肚子瞬間被鋸刀割破一條長達12公分的切口。隨即,易某被工友緊急送往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因情況緊急,該院立刻開通“綠色通道”,進行搶救,手術后的易某目前沒有大礙,正在醫院住院恢復中。
驚險!鋸刀脫韁 現場開腹
7日上午10點許,珠海某建筑工地易某照常進行日間作業,木板位于與易某頭部齊平的位置,當易某使用電鋸向上鋸木板的時候不慎將鋸片卡在了木板上,由于鋸刀轉速過快鋸刀脫落后慣性往下沖,朝著易某肚子飛來。易某不及躲閃,鋸刀不偏不倚插入了易某的右側上腹,當即割破了腹腔和胸膛。
傷口長12公分 所幸搶救及時
易某疼的大叫痛苦地癱倒在地,傷口流出的鮮血瞬間將衣服染紅。工友們緊急將易某送往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救治。患者到達后該院迅速啟動 “綠色通道”,為易某進行常規術前檢查后,隨即轉入普外科,進行急診手術。據主刀黃懿華醫師介紹,傷者右側上腹有一個長達12公分的切口,由于鋸刀轉速較快,易某的傷口比較平整,插入腹腔較深,剖腹探查發現肝臟破裂(長3公分、深1公分)、肝圓韌帶斷裂,實施了“肝破裂修補+肝圓韌帶斷裂修補+大網膜破裂修補術”,目前患者已脫離危險,萬幸的是,鋸刀切傷并未傷及大動脈以及胸骨、肋骨,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鏈接:
切割傷如何急救
日常生活中,切割傷也是外科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邱志澤主任介紹,手足切割傷常見于切菜、電鋸、沖床等勞動時損傷,其特點是創口較整齊,污染較輕,但流血較多,有時有肌腱、血管、神經損傷,嚴重的有斷指(趾)或斷肢。
如遇切割傷應該立刻采取急救。
一、較淺的、長度在0.5厘米以內的切割傷,傷口須壓迫止血,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涂上紅藥水或外貼創可貼,幾天即可愈合;
二、較深的切割傷或手指切斷,先要鎮靜,將傷指上舉,捏緊指根兩側,壓迫止血,用干凈紗布、手帕包扎,斷下的指頭亦用干凈紗布包好,急送醫院,天熱時可低溫保存后急送醫院。一般切割傷須在醫院清洗傷口后縫合,縫針越細、越密,則術后疤痕越小。斷掉的指頭可在醫院急行斷指顯微鏡下再植,成活率比較高;
三、頭面部傷口因血管豐富而出血較多,經切實有效的按壓,大多能馬上止血;
四、頸部大血管損傷最兇險,常危及大腦供血,空氣易進入人心、腦出血量大,應立即搶救,關閉傷口,控制出血,急送手術室;
五、胸背部傷口因胸腔內負壓,容易造成血氣胸,要盡快關閉傷口,防止氣體進入胸腔,同時控制出血,急送醫院;
六、腰腹部傷口要防止出血、體液丟失和內臟遭污染,可直接用手掌按住傷口急送醫院救治。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